六安市林长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2022年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pg电子麻将胡了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2-05-26 16:22
字号: 打印

市级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市有关单位,各县区林长制办公室:

现将《六安市2022年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2022年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 

2022年全市林长制改革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两山"理论,实施"五大森林"行动,优化"五绿"并进目标责任体系,有效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提升全市林业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推进林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加快推动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谱写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持续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

1.巩固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和目标责任体系,健全“五大森林”行动协同推进体制机制。(责任单位:市级林长会议各成员单位;此项及以下任务分工均需各县区组织落实、不再列出)

2.完善林长履职机制。贯彻落实《安徽省林长制条例》,研究出台提升林长履职效能若干举措实施文件、落实林长会议、林长巡林、林长责任区、林长制信息公开等制度,积极推行林长履职述职和林长履职公开公示制度,县级总林长适时听取林长会议成员单位和下级林长履职情况报告。建立市、县两级林长联系林业产业基地、林业经营主体、基层林长制度,试点建立一定范围的林长示范林,探索“党建 林长制""民间林长"等模式。根据资源禀赋,以"总林长令""提示单""警示函"等制度为抓手、进一步细化实化林长职责分工,分解林业保护发展目标任务。深化部门协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林长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及时向社会公开林长信息、加强对林长公示牌的规范管理。(责任单位:市级林长会议各成员单位)

3.全面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围绕抓典型、立标杆、当示范,推深做实裕安区、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4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和12个体制机制创新点,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改革成果和制度成果。健全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联动机制,协同林长会议成员单位,研究制定鼓励林业保护发展和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政策,探索创建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裕安区加快探索建立林业信贷和保险服务机制,霍山县加快探索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金寨县加快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管理机制和自然保护区集体林地租赁制度,舒城县加快探索建立健全林业产权制度。霍邱县、金安区、叶集区结合自身实际打造3个以上林长制改革示范点或示范区。(责任单位:市级林长会议各成

员单位)

二、纵深推进"五大森林"行动

1.精准开展森林质量提升“五大专项行动"开展“增色添美"行动,在高速道口、国省干线、旅游景区等点、线补绿添色;开展"更新改造"行动,实施杨树、竹类低产低效林改;开展"补植抚育"行动,对用材林、经济林等林种加强抚育管护,加强低效林改造;开展"融合调整”行动,实施公益林优化调整,积极探索公益林的生态利用和价值实现方式;开"扩面增绿"行动,结合生态廊道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森林创建等项目,充分挖掘造林潜力、发动多主体多形式参与生态建设。(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文旅局、市城管局)

2.强化森林资源网格管护。提升基层林业工作综合能力、健全完善以基层林长 "一林一员" "一林一警" "一林一技"为主体的"一长三员"网格化源头管理机制。探索以县区护林大队、乡护林中队、村护林小队为主体的护林体系,加强对生态护林员等基层管护人员的培训和规范化管理、发挥护林员队伍作用,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和松材线虫病疫木等关键环节。结合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完善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及时更新林长信息,督促指导各级林长和护林员及时完成护林任务。(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

3.守牢森林生态安全底线。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四化"管理制度、完善防灭火协同机制和高风险期媒体公示制度,实施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管,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续工作,落实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保护修复、试点开展野猪危害防控和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工作。优化提升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落实"林长 检察长"制度,常态化开展森林督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六安银保监分)

4.提升森林生态质量效益。推进"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和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合理确定造林绿化空间,开展造林绿化进度落图上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强化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大优良树种和乡土树种培育力度。加大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防治力度、推进和完善松材线虫病防治"三个责任人"制度。积极开展林业碳汇项目试点,推动森林生态价值转化。全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退化林修复11万亩、森林抚育17.21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80个。(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文旅局、市城管局)

5.加快森林生态产业发展。持续推深做实"138 n"“6969"工程、实施油茶、竹等林业主导产业提升行动,培育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持续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打造林业特色产业示范村。完善财政、金融等扶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政策,开拓林业"双招双引"新局面,积极筹建林投公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市场化项目。出台《六安市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油茶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引进、培育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努力创建六安茶油区域公共品牌。出台《六安市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展"竹产业节节高"行动、建设高效材用林或笋材两用林示范基地1万亩、竹林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全市竹产业实现综合产值55亿元。(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六安银保监分局、市投创中心)

6.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制度,争取出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总结、推广集体林权调查登记和经营权发证试点工作,鼓励各县区在加强林权管理服务、完善产权权能、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机制,继续推广林权抵押贷款、"五绿兴林·劝耕贷"、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开发更多专属涉林金融产品、推广"林长制护林保",开发林业特色保险。巩固提升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探索国有林场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国有林场区域林长规范履职并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积极创建省级示范国有林场,推动国有林场道路持续健康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林业营商环境、常态化精准开展林业"四送一服".(责任单: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六安银保监分局)

三、提升组织保障水平

   1.推动科技赋能。开展"科技强农”和“机械强农”行动,深化"科技特派员 ”制度,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组织开展"送技下乡"活动,推进"一周一技"在线科技服务和线下技术指导,建设林业科普基地,每个县区建立1-2个林长科技示范区。(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2.加强监督考核。实行平时工作和年终考评综合评定,修订林长制实施情况市级考核细则,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分值,将林长完成改革目标、改革任务和解决问题等纳入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林长制工作督查。及时向社会公布林长制实施情况考核结果,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有关规定开展激励、约谈和追责问责。(责任单位:市级林长会议各成员单位)

3.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林长制信息工作,及时总结林长制改革创新成果,挖掘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和传播载,加大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和认同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的浓厚氛围。强化培训教育、持续学组织开展林长制综合培训,提升林长履职效能。(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体局、皖西日报社、市广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