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六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pg电子麻将胡了
字号:
一、出台背景
针对全国湿地面积持续减退、生态功能退化、污染和湿地物种种群数量减少、围垦、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缺失等严峻形势,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国办发〔2016〕89号),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近年来,我省颁布了《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在湿地保护、退化湿地修复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看,安徽湿地保护修复任务仍然十分艰,一是湿地功能退化依然存在;二是湿地蚕食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湿地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四是湿地保护修复基础仍较薄弱。为了贯彻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我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全面保护湿地,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增强湿地保护修复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7年9月1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皖政办〔2017〕76号)。
为贯彻好国家和省级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精神,建立健全六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全面保护湿地,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六安市结合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际,制定印发了《六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结合我市湿地保护工作实际,形成了《六安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各县区人民政府以及市直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并上报市政府审定发布。
三、工作目标
建立六安市湿地保护协调机制和管理体系,使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得到遏制,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能力得到提高,到2020年,全市湿地面积达到83750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0%。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7个方面25条
一是总体要求。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全市湿资源保有量,提出到2020年全市新增湿地面积、湿地保护率,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负总则,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退化,性质不改变。
二是建立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指出根据湿地的重要程度、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将全市湿地分为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并探索开展湿地管理事权划分改革;建立湿地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要设定专人专岗,统筹协调解决湿地保护重大问题,落实湿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湿地保护管理,通过设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形式加强对重要湿地的保护。
三是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要求各县区制订与实施区域湿地保护规划,落实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将83647.93公顷的湿地管控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县区;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建立湿地保护成效奖惩机制。
四是健全湿地用途监管机制。依据湿地的生态区位、生物多样性保护、饮用水源、防洪抗旱、养殖航运、生态旅游等特征,确定重要湿地的主体功能定位;提出湿地利用的多种禁止行为;完善湿地资源用途管理制度,科学确定湿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强度和时限;严肃惩处破坏湿地行为。
五是健全退化湿地修复制度。根据“谁破坏,谁修复” 的原则,由责任主体承担修复责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重建或者修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积极扩大湿地面积,强化湿地修复成效监督。
六是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明确监测评价主体,完善湿地监测网络体系,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参照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的监测评价技术规程、评价标准,组织开展辖区内的一般湿地监测评价,市重要湿地资源和一般湿地资源的监测评价信息,由市林业部门发布(省级以上重要湿地资源的监测评价信息,由省林业厅负责发布)。
七是完善湿地保护修复政策保障机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湿地保护修复资金投入机制,完善湿地保护修复科技支撑体系和湿地保护宣传教育体系。
五、创新举措
一是政策创新。实行湿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制订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全市各级相关部门相关规划涉及湿地的,应当包括湿地保护措施。
二是科技创新。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湿地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特别是湿地价值、承载力、环境损害和修复成本评估的研究、开展各类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技术示范,着力破解制约我市湿地保护发展的技术瓶颈。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建立湿地资源用途管控机制。依据湿地的生态区位、生物多样性保护、饮用水源、防洪抗旱、养殖航运、生态旅游等特征,确定重要湿地的主体功能定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规范湿地用途管理。强化湿地保护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对湿地利用进行监督。健全退化湿地修复制度,积极扩大湿地面积。科学开展湿地功能保护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退耕还湿、轮渔禁渔限渔、移民搬迁、平圩、植被恢复等措施,重建或者修复已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