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林长制工作简报(2024年第四期)-pg电子麻将胡了
我市念好“望闻问切”四字诀,保护 古树名木根深叶茂
字号: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我市通过“望闻问切”,护古树名木根深叶茂,全市4763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实现挂牌保护。
谋篇布局,全面普查“望”其表。全面监测普查。组织各县区开展古树后备资源补充调查工作,做好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树龄超过80年,不足100年的后备资源的登记录入,实现应保尽保。强化科技赋能。严格执行《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对人迹罕至的深远山区疑似古树,利用遥感、卫片、无人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扩大普查范围,提高普查质量,做到应查尽查。科学分级管理。组建古树名木专家库,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鉴定,逐级申报认定名木12株、一级古树100株、二级古树454株、三级古树4197株,实现省、市、县认定、公布“三级管理”。发动群众摸排。设立热线电话,发动社会力量投身古树名木保护,近三年,接到群众热线电话130起,新增认定古树28株。
抢救复壮,精准施策“闻”其行。制定管护方案。对所有古树名木制定“一树一策”日常管护方案,登记经纬坐标、生长状况等,制作电子身份证,信息上传至全省古树名木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动态管理;严格统一模式、统一内容、统一编号、统一制码进行挂牌,全市4763株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率达到100%。建立全方位管护。对城区和重要区域古树名木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生长监测传感器,及时发现树体倾倒、腐朽枯枝病虫害等问题,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改善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日常巡护。将古树名木监测纳入全市7118名生态护林员的日常巡林范围,确保交通便利地区一周一查,深山区一月一查,及时了解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存在问题,做到日常保护落地落实。及时开展专家会诊。对长势衰弱和出现病理性问题的古树,委托专业机构或聘请专家及时会诊抢救复壮。近三年来,全市共抢救复壮衰弱濒危古树389株,累计砌石填土保护214余株,建避雷设施24处,支架保护235株,围栏保护453株,安装防撞警示510株。
宣传活用,一线挖掘“问”其实。开展公益宣传。开展《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宣传,创新普法学法、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协同党群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送法律下基层活动;编制《古树神韵》图册,举办古树名木摄影大赛,观展人数达1万人次以上;举办《最美务林人》评选活动,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作出贡献的基层林业工作者和护林人士的表彰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积极性。融合森林旅游。利用媒体宣传,讲好古树名木文化故事,做好森林旅游文章,让古树成为家乡的寄托、乡情的归属,金寨县麻埠镇千年古桂花“皖桂王”,每年桂花盛开的季节都会迎来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名声大噪。结合食用药用。古树名木花、果、叶等部位许多可以入食入药,金安区孙岗镇昭庆寺和裕安区苏埠镇区两株一级保护古银杏,每年科学开展果实采摘,既可以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又可为枝桠减负,古树长势愈发茁壮、生机焕发。挖掘古树文化。探索开展植物文化研究,选择金寨县十二檀、长岭桐源古树群等一批代表性古树,挖掘这些珍贵活文物所见证和记载的历史文化,2023年,金寨县长岭乡桐源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强化保障,多方发力“切”其本。纳入林长制考核。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政府的林长制考核内容,对造成社会舆论影响或古树名木死亡的单位,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职责。整合财政预算。将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或整合资金,近三年,全市共投入350万元,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争取上级资金。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支持,近三年,争取林长制改革和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经费200万元,有力保障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创新尽责形式。积极响应全国绿化委关于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新要求,推行“互联网 ”全民义务植树新模式,通过社会企业和个人认建认养古树名木等方式筹措保护资金,增强全民保护意识。